軟件測試流程常見問題
作者:網絡轉載 發布時間:[ 2011/8/15 10:14:08 ] 推薦標簽:
1、測試人員要需要何時參加需求分析?
原則上,測試人員對需求了解得越深入對測試工作越有利,所以好一開始應該參加需求分析工作。這樣可以帶來如下得好處:
■ 測試人員全程參與需求分析,對需求了解很深刻,減少了很多與開發人員的交互,節省了時間。測試人員參與前期開發討論,直接掌握了不清晰的需求點;
■ 早期確定測試用例的編寫思路,為測試打好了基礎;
■ 可以獲取一些測試數據,為測試用力設計提供幫助;
■ 可以發現需求不合理的地方,降低了測試成本。
測試人員主要的工作之一是確認系統是否正確實現了需求。測試人員不參與前期的工作,只能依賴后形成的需求文檔,甚至由開發人員來講解需求,而這些缺求可能發生了“問題”,因為這個需求是已經經過分析的需求,很多的內容可能與用戶的真正要求發生了偏差。同時如果只看后形成的需求文檔,對需求也會有理解上的偏差。因此作為測試人員要盡可能的獲取到“第一線”的需求資料,才能真正地了解用戶的業務,從而更好的對系統進行測試。
當然,如果測試人員不能參與需求環節,一定要通過其他途徑保證需求的精確性,例如和開發人員進行集中討論需求疑問的項目會議,并且一定要加強測試案例評審,甚至于是測試需求的評審。
2、系統測試階段低級缺陷較多怎么辦?
在系統測試階段,如果仍有很多低級缺陷,說明測試對象是不合格的,沒有達到測試標準。如果系統階段發現的簡單缺陷(也是不應該有的缺陷)較多,好停止測試,轉由開發人員進行測試,發現問題立刻修改,因為這種由測試人員進行的成本較高,反復交互還會耽誤進度。
建議建立預測試制度:系統測試前對核心模塊進行抽查測試,如果問題較多(例如平均每個核心模塊發現10個以上缺陷),可以停止本次測試,直到抽測后發現問題較少才可以啟動系統測試。
3、缺陷流落到客戶那里有什么后果?
如果軟件缺陷被遺落并流落到客戶那里,結果是代價高昂的電話或者現場支持費用,還可能需要修復、重新測試和發布新的產品,更糟糕的情況是產品要被召回甚至被客戶起訴。這種成本付出非常高,幾乎是在內部修改缺陷的幾何級數倍。
質量之父PhilipCrosby把質量的費用分為整合費用和非整合費用兩類,整合費用是指與一次性計劃和執行測試相關的全部費用,用于保證軟件按照預期方式進行。如果發現缺陷,經過一系列的缺陷處理流程而解決缺陷,這種費用是非整合費用。PhilipCrosby在自己的作品中詳細論述了內部的整合費用和內部的非整合費用之和遠遠小于外部也是客戶引起的非整合費用。
總之,軟件缺陷一定要盡可能的在內部解決,這對節約成本、提高產品知名度都大有裨益。
4、什么是冒煙測試?
冒煙測試從操作上是一個隨機的測試,操作對象通常是核心業務模塊。測試員任意操作,要是發現多數功能走不下去(大概20%),那么這個冒煙測試算是結束了。冒煙測試一般不用參照測試用例。
執行冒煙測試的目的是對要測試的產品進行一個大概的度量。如果冒煙測試不能通過,通常不會啟動測試計劃。因為軟件缺陷較多的情況下,啟動測試計劃會浪費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通俗的說,對“垃圾”產品執行測試實際是測試人員搶了程序設計人員的工作,這些缺陷應該在開發階段消滅,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的節約成本。
5、在集成測試的時候,已經對一些子系統進行了功能測試、性能測試等等,那么在系統測試時能否跳過相同內容的測試?
因為集成測試是在仿真環境中開展的,那不是真正的目標系統。再者,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通常由開發小組執行。根據測試心理學的分析,開發人員測試自己的工作成果雖然是必要的,但不能作為成果已經通過測試的依據。
為了保證測試的客觀性,應當由機構的獨立測試小組來執行系統測試。
相關推薦

最新發布
性能測試之測試環境搭建的方法
2020/7/21 15:39:32軟件測試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被企業所重視的呢?
2020/7/17 9:09:11Android自動化測試框架有哪些?有什么用途?
2020/7/17 9:03:50什么樣的項目適合做自動化?自動化測試人員應具備怎樣的能力?
2020/7/17 8:57:06幾大市面主流性能測試工具測評
2020/7/17 8:52:11RPA機器人能夠快速響應企業需求,是怎么做到的?
2020/7/17 8:48:05Bug可以真正消滅嗎?為什么?
2020/7/17 8:43:03軟件測試基本概念是怎么來的?軟件測試生命周期的形成歷經了什么?
2020/7/16 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