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流程分為幾個階段?
1、概念階段
概念階段是IPD結構化流程的第一個階段, 它是從接收產品開發任務到概念決策評審的過程。概念階段的主要意義在于明確需求,同時評估產品機會是否與公司產品戰略一致, 是否符合公司業務策略的要求,并作出決策的過程。
2、計劃階段
計劃階段是對概率階段的假設進行驗證,通過與企業或者產品線達成的“合同式”協議,PDT得到授權。
完成客戶需求、到功能需求、到技術需求的映射;從邏輯上完成系統到子系統、到整機單機、到各模塊的需求的分解分配;形成整個系統的規格定義,據規格定義完成硬件到單板,軟件到模塊及工藝結構的概要設計;完成各個模塊需要的資源配置;完成公司的級計劃、到各模塊的級計劃、到更詳細的個人三級計劃并簽訂績效承諾;若有長貨期的物料及核心元器件的采購需要制訂早期采購計劃并控制風險;詳細的分析商業計劃決定公司是否投入大量的資源進行開發,當公司計劃階段通過以后,后續的工作不允許失敗,否則是決策的巨大失誤。
3、開發階段
開發階段主要根據產品系統結構方案進行產品詳細設計,并實現系統集成,同期還要完成與新產品制造有關的制造工藝開發。
對各模塊進行詳細設計;進行模塊功能驗證;進行系統功能驗證;進行系統集成測試;進行系統功能驗證測試;發布最終的工程規格及相關文檔。
4、驗證階段
驗證階段同樣也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確保產品在市場上的成功,而且還能確保產品功能滿足市場需求,同時為制造做準備,也起到呈上的作用證實了開發階段的假設。
進行必要的設計更改來使產品符合需求,驗證產品,發布最終的產品規格及相關文檔。
5、發布階段
發布階段主要是對制造準備計劃進行驗證和評估市場發布計劃并進行必要的修改以及證實驗證階段的假設。
完成產品的早期客戶的總結;完成產品的定位、定價策略和商標及命名;完成產品的宣傳策略;完成產品的推廣策略;發布產品并制造足夠數量的產品以滿足客戶在性能、功能、可靠性及成本目標方面的需求。
6、生命周期管理階段
在產品穩定生產到產品生命終結期間內對產品進行管理;對產品進行B類或C類更改。
生命周期階段的主要活動:
團隊交接并召開啟動會,對產品開發進行總結,留下部分研發成員進入LMT小組,進行產品更改,以便于不影響后面持續開發的產品。
持續銷售、服務及B或C類改進,對產品進行銷售和服務及B/C類的更改,進入產品更改流程。
產品經營分析及監控,對產品的業績進行評估并對價格進行核準和監控。
生命終止決策評審LDCP,對項目是否終止進行評審。
產品總結,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總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