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OA系統使用用戶是100個,這個是系統用戶數,該系統有一個統計查詢功能,高峰在線50人,那么系統的并發數是多少?

  OA系統使用用戶是100個,這個是系統用戶數。

  高峰值50人同時在線,只表明同時登錄了這個模塊,并不表示實際服務器承受的壓力。因為服務器承受的壓力還與具體的用戶訪問模式相關。這50人在線,有可能開著電腦溜達去了,有的看的別的模塊等等。

  并發用戶:是同時執行一個操作的用戶,或者是同時執行腳本的用戶,這個并發在設置不同場景的時候并發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在實際的性能測試中需要根據具體的需求進行設計。web系統,在線不等于并發,如何計算這個并發數是個難題。這個是設置集合點時候設置的在scenario->Rendezvous,點policy 設置的用戶數。

  估算并發數的公示:

  (1) 計算平均的并發用戶數: C = nL/T

 。2) 并發用戶數峰值: C’ ≈ C+3根號C

  公式(1)中,C是平均的并發用戶數;n是login session的數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長度;T指考察的時間段長度。

  公式(2)則給出了并發用戶數峰值的計算方式中,其中,C’指并發用戶數的峰值,C是公式(1)中得到的平均的并發用戶數。該公式的得出是假設用戶的login session產生符合泊松分布而估算得到的。

  假設有一個OA系統,該系統有3000個用戶,(可以看注冊信息)平均每天大約有400個用戶要訪問該系統,(日志文件查看)對一個典型用戶來說,之內用戶從登錄到退出該系統的平均時間為4小時,在的時間內,用戶只在8小時內使用該系統。

  則根據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到:

  C = 400*4/8 = 200

  C’≈200+3*根號200 = 242

  但是一般的做法是把每天訪問系統用戶數的10%作為平均的并發用戶數。大的并發用戶數乘上一個值,2或者3.

  假如說用戶要求系統每秒大可以處理100個登陸請求,10/25/50/75/100 個并發用戶來執行登陸操作,然后觀察系統在不同負載下的響應時間和每秒事務數。如果用戶數在100的時候,響應時間還在允許范圍呢,要加大用戶數,例如120 等 。個人理解這個用戶數是我們經常說的等價類和邊界值法來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