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人員分工
確定項目團隊的的每個成員屬于組織結構中的什么角色,他們的技術水平、項目中的分工與配置,可以用列表方式說明,具體編制時按照項目實際組織結構編寫。以下是一個示例。
3.3 協作與溝通
項目的溝通與協作首先應當確定協作與溝通的對象,是與誰協作、溝通。溝通對象應該包括所有項目干系人,而項目干系人包括了所有項目團隊成員、項目接口人員、項目團隊外部相關人員等等。
其次應當確定協作模式與溝通方式。溝通方式如會議、使用電話、QQ、內部郵件、外部郵件、QuickPlace、聊天室等等。其中郵件溝通應當說明主送人、抄送人,聊天室溝通方式應當約定時間周期。而協作模式主要說明在出現什么狀況的時候各個角色應當(主動)采取什么措施,包括溝通,如何互相配合來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定期的溝通一般要包括項目階段報告、項目階段計劃、階段會議等
3.3.1 項目團隊內部協作
本節說明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項目團隊內部的協作模式和溝通方式、頻次、溝通成果記錄辦法等內容。
3.3.2 項目接口人員
應當說明接口工作的人員即他們的職責、聯系方式、溝通方式、協作模式,包括:
a、負責本項目同用戶的接口人員;
b、負責本項目同本企業各管理機構,如計劃管理部門、合同管理部門、采購部門、質量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等的接口人員;
c、負責本項目同分包方的接口人員。
3.3.3 項目團隊外部溝通與協作模式
項目團隊外部包括企業內部管理協助部門、項目委托單位、客戶等等。本節說明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項目團隊內部與接口人員、客戶溝通的方式、頻次、溝通成果記錄辦法等內容。明確終用戶、直接用戶及其所在本企業/部門名稱和聯系電話。明確協作開發的有關部門的名稱、經理姓名、承擔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實施責任人的姓名、聯系電話。確定有關的合作單位的名稱、負責人姓名、承擔的工作內容以及實施人的姓名、聯系電話。
4 實施計劃
4.1 風險評估及對策
識別或預估項目進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應該分析風險出現的可能性(概率)、造成的影響、根據影響應該采取的對策,采取的措施。風險識別包括識別內在風險及外在風險。內在風險是指項目工作組能加以控制和影響的風險,如人事任免和成本估計等。外在風險指超出項目工作組等控制力和影響力之外的風險,如市場轉向或政府行為等
風險的對策包括:避免:排除特定危脅往往靠排除危險起源;減緩:減少風險事件的預期資金投入來減低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減少風險事件的風險系數;吸納:接受一切后果,可以是積極的(如制定預防性計劃來防備風險事件的發生),也可以是消極的(如某些費用超支則接受低于預期的利潤)。
對于軟件開發項目而言,在分析、識別和管理風險上投入足夠的時間和人力可以使項目進展過程更加平穩,提高項目跟蹤和控制的能力,由于在問題發生之前已經做了周密計劃,因而對項目的成功產生更加充分的信心。
軟件開發項目常見預估的風險:
1) 工程/規模/進度上的風險
規模大,規模估算不精確甚至誤差很大;規模而言,用戶要求交付期、費用很緊;預料外的工作(測試未完時的現場對應等);
2) 技術上的風險
使用新的開發技術、新設備等,或是新的應用組合,沒有經驗;是新的行業或業務,沒有經驗;性能上的要求很嚴;
3) 用戶體制上的問題
用戶管理不嚴,恐怕功能決定、驗收不能順利地完成(或者出現了延遲);或者恐怕功能會多次變更;與用戶分擔開發,恐怕工程會拖延(或者出現了延遲);用戶或其他相關單位承擔的工作有可能延誤;
4) 其它:應該包含此處沒有、但據推測有風險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