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理論和Y理論是行為科學家麥格雷戈通過對人性分析提出的理論,按照麥格雷戈的觀點,X理論假設是:一般人的天性好逸惡勞,必須用強迫、控制、指揮和懲罰相威脅等手法去管理,一般人也愿意受人指導,缺乏進取心,把個人的安全看得重要。其中心原則是通過行使職權實現指導和控制。
Y理論與Z理論的基礎都是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影響人的行為變量不僅有個人特性而且有環境特性。利用人的本能動機,按照創造條件正確引導的原則,不斷革新組織方法和環境條件,使職工自我管理達到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的一體化。管理者主要依靠創造機會、鼓勵、改善條件等方法,引導個人努力工作。轉貼于:中國項目管理資源網
Z理論是加州大學威廉·大內教授在《Z理論:美國企業界怎樣迎接日本的挑戰》一書中提出的。Z理論的中心是提出了“Z型組織”管理模式, “平均、民主”是Z型組織的核心,信任是基礎,親和是紐帶,合作是其宗旨,進而產生的是職工對企業的“忠誠”。
X、Y理論
這種激勵理論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心理學教授麥格雷戈1960年在所著《企業中人的方面》一書中提出來的。
X理論是麥格雷戈對把人的工作動機視為獲得經濟報酬的“實利人”的人性假設理論的命名。主要觀點是:人類本性懶惰,厭惡工作,盡可能逃避;絕大多數人沒有雄心壯志,怕負責任,寧可被領導;多數人必須用強制辦法乃至懲罰、威脅,使他們為達到組織目標而努力;激勵只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層次上起作用;絕大多數人只有極少的創造力。因此企業管理的激勵辦法,是以經濟報酬來激勵生產,只要增加金錢獎勵,便能取得更高的產量。所以這種理論特別重視滿足職工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同時也很重視懲罰,認為懲罰是有效的管理工具。
麥格雷戈是以批評的態度對待X理論的,指出:傳統的管理理論脫離現代化的政治、社會與經濟來看人,是極為片面的。這種軟硬兼施的管理辦法,其后果是導致職工的敵視與反抗。他針對X理論的錯誤假設,提出了相反的Y理論。
Y理論的主要觀點是:一般人本性不是厭惡工作,如果給予適當機會,人們喜歡工作,并渴望發揮其才能;多數人愿意對工作負責,尋求發揮能力的機會;能力的限制和懲罰不是使人去為組織目標而努力的辦法;激勵在需要的各個層次上都起作用;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人類廣泛具有的。因此,人是“自動人”。激勵的辦法是:擴大工作范圍;盡可能把職工工作安排得富有意義,并具挑戰性;工作之后引起自豪,滿足其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使職工達到自己激勵。只要啟發內因,實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導,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能實現組織目標與個人需要統一起來的理想狀態。
X理論把人的行為視為機器,需要外力作用才能產生,Y理論把人視為一個有機的系統,其行為不但受外力影響,而且也受內力影響。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
我認為,X理論低估了人的本性,而Y理論過于理想化,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所以應該因人而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Z理論是由美國日裔學者威廉.大內在1981年出版的《Z理論》一書中提出來的,其研究的內容為人與企業、人與工作的關系。
威廉.大內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企業管理碩士,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企業管理博士學位。他從1973年開始專門研究日本企業管理,經過調查比較日美兩國管理的經驗,提出了Z理論。如今,他是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機分校的管理學教授。
在Z理論的研究過程中,大內選擇了日、美兩國的一些典型企業進行研究。這些企業都在本國及對方中設有子公司或工廠,采取不同類型的管理方式。大內的研究表明,日本的經營管理方式一般較美國的效率更高,作者因此提出,美國的企業應該結合本國的特點,向日本企業管理方式學習,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他把這種管理方式歸結為Z理論型管理方式,并對這種方式進行了理論上的概括,稱為“Z理論”。該書在出版后立即得到了廣泛重視,成為80年代初研究管理問題的名著之一(《Z理論》、《成功之路》、《日本的管理藝術》、《公司文化》)一起被稱為美國管理“四重奏”,其中《日本的管理藝術》作者之一帕期卡爾與大內一起研究日本的管理)。
Z理論認為,一切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信任、敏感與親密,因此主張以坦白、開放、溝通作為基本原則來實行“民主管理”。大內把由個人決策、員工處于被動服從地位的企業稱為A型組織,他認為當時研究的大部分美國機構都是A型組織。A型組織的特點為:
1、短期雇用;2、迅速的評價和升級,即績效考核期。專業化的經歷道路,造成員工過分局限于自己的專業,但對整個企業并不了解很多;4、明確的控制;5、個人決策過程不利于誘發員工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6、個人負責,任何事情都有明確的負責人;7、局部關系。相反,他認為日本企業具有不同的特點:1、實行長期或終身雇傭制度,使員工與企業同甘共苦;2、對員工實行長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3、非專業化的經歷道路,培養適合各種工作環境的多專多能人才;4、管理過程既要運用統計報表、數字信息等清晰鮮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對人的經驗和潛能進行細致而積極的啟發誘導;5、采取集體研究的決策過程;6、對一件工作集體負責;7、人們樹立牢固的正題觀念,員工之間平等相待,每個人對事物均可作出判斷,并能獨立工作,以自我指揮代替等級指揮。他把這種組織稱為J型組織。